道指涨0.44% 特斯拉跌1.7%蔚来跌5.3%富途跌2.9%
光伏发电以16.88GW斩获新装机容量第一名,同比增长138%。
(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批准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后方可经营)。在整县推进、《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等政策推动下,分布式光伏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
诺德股份本次成立诺德晟世,是又一进军光伏的锂电龙头。资料显示,诺德股份前身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于1987年创办的长春热缩材料厂,公司旗下主要生产基地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旗下客户涵盖宁德时代(CATL)、比亚迪、中航锂电、LG化学、松下等全球领先的锂电企业。水泥龙头海螺水泥在2021年收购海螺新能源,积极开展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维科网光伏认为,诺德晟世大概率也会以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作为主营业务,早期先在自有生产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提高诺德股份绿电使用比例,积累一定经验后再对外承包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积极探索分布式光伏建设新模式,为光伏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经多年技术研发与市场积累,诺德股份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档电解铜箔产品、动力电池材料等系列产品具备有较为明显的技术与成本优势,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新能源锂电池材料龙头供应商。
6月15日,诺德股份发布公告称,拟成立一家控股子公司,子公司名称暂定为诺德晟世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德晟世)。也吸引了不少企业的注意。届时,产业将出现怎样的景况?如果价格下泄剧烈,惨烈的洗牌不可避免,甚至整个产业都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央国企的收益底线是什么?两年前,光伏第一波涨价后,已有媒体报道称,下游电站投资商(以央国企为主)囿于投资收益率底线,已处于不可承受之重。而这期间,上游多晶硅年内实现16+5连涨,上周周涨幅至5%,出现年内最大周涨幅。由是,组件回到2元时代,已经梦想成真。没有筹码,注定被收割;有筹码,则注定收割别人。
笔者认为,最大的担忧,还不是目前价格的持续上涨,而是等价格转头向下,甚至剧烈下跌后,光伏产业能否平稳过渡,能否软着陆。对于投资收益率,央国企投资光伏电站的底线到底是多少?光伏资讯的老杨做了一期视频分享:近日大唐华银发布了一个公告,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该地面电站建设于湖南的娄底市,总装机容量265兆瓦,备案容量是200兆瓦,总投资10.83亿, 折合项目单价4.08元/瓦。
但如果整个产业遇寒,所有企业可能承压,甚至倒闭。当地的上网电价是0.45元,位于湖南娄底, 光照小时数比较差,首年的发电小时数只有1000个小时,经过测算, 项目资本金税前收益率7%,资本金内部收益率8.23%,税前的投资回收期12.07年。读者A分析估计,税后的回收期预计17-18年!读者B分析预计,如果算上财务成本,人工成本,基本上不赚钱了。关于收益率,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蒋静在《成本向下,负担向上,光伏收益率难逃宏观局限性》一文中分析,光伏电站的收益率将不再只由制造端成本主导,而是由宏观收益率决定,尤其在利率下行、投资不足、低成本长期资金涌入的宏观背景下,光伏电站的预期收益率更是呈现下降趋势,对投资成本的容忍度不降反升。
4元的造价,4毛5的上网电价,1000小时数。此外,据太阳能发电网,多位组件企业高管均表示,目前上游价格涨得太厉害,组件企业亏损很严重,减产或停产确实很无奈,却也不得不如此。一家组件厂销售分析。根据开标结果,单晶PERC双面组件的最高报价已经高达2.044元/W!而6月17日,三峡集团发布2022年682MW光伏组件集中采购中,最高开标价格也高达2元/W。
综合分析,平价之后的新能源市场,收益率测算边界愈发不清晰;与补贴时代,电价、消纳、保障小时数等边界均较为确定相比,平价之后的新能源电站投资收益率已然变成了一个区间数值,而非固定值。到2011年2012年,光伏行业遭遇其发展1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困境。
进入2012年,国内多晶硅价格继续暴跌。行业大势裹挟下,无锡尚德的运营急转直下,其破产重整,被视为是中国光伏产业在遭遇系列危机后,行业去产能化的标志性事件。
反反复复的博弈中,一些以不合理理由单方毁约的供应商将被投资商永久拉入黑名单。这意味着什么?其一,产业会陷入绝对过剩;其二,固有的老牌企业之间,新旧势力之间,新旧产能之间展开残酷竞争;其三,产业链不同环节产品价格陆续暴跌,以低价竞争为特点的价格战将持续很长时间。与之相伴随的,是超50家多晶硅企业伴随价格剧烈波动而倒闭。而光伏行业已陷入一个怪圈企业的侧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博弈获取利润最大化,却忽视了推动行业良性进展与技术进步的根本动力。2008年后,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多晶硅价格一泻千里。有些大厂除了东南亚的产能接近满产,国内的各个生产基地并不是全开的,春江水暖鸭先知,供应链的公司都知道。
对于上面的传图,一位行业人士称,并不是空穴来风。2020年7月19日,协鑫新疆多晶硅工厂因精馏装置问题引发爆炸,由此点燃供应链第一波涨价风潮。
到了2013年,光伏行业极具警示意义的大事,便是无锡尚德的轰然倒塌。彼时,光伏几乎出现了全行业亏损,数十家光伏上市企业的财报几乎都很难看。
到了2022年6月17日,东方希望在新疆准东经济开发区的一期多晶硅项目起火,这给如火如荼发展的多晶硅产业再次敲响安全警钟。有些电池厂已经快一个星期没有出货了,都捂在手里,只等电池价格上涨,这么一捂,一瓦赚5分。
光伏产业链不断深化和复杂的利益博弈,紧缺环节势必压榨整个产业链的全部超额收益,哪怕是其他环节的技术进步超额收益,直到其他环节没有利益可以压榨或者全产业链没有产能失衡。鲜有温情脉脉,往往你死我活。纯属偶然!几乎每一年的夏天,光伏上游多晶硅环节似乎都会出点事故,由此提醒价格又要涨了。下游终于绷不住了?如今,上游硅料、硅片、电池大涨价背景下,下游组件厂的生产行情有点绷不住了。
而当博弈最终白热化,突破临界点后,价格的暴涨或暴跌,最终伤害的可能是整个光伏产业。几乎没有人预测到光伏涨价会持续那么久!这包括了几乎所有的光伏企业家和权威机构。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电池片一片难求的状况已经有段时间,电池现货高价拿不动,一些二三线组件厂本周开始暂停组件报价,在产业链不断涨价前提下,订单已经接不动。捂这么久了,大家都停产了。
而金融危机发酵期间,国内有超过300余家光伏组件企业倒闭,一度剩下只有50家左右。双碳风潮下,过往两年,央企带有政治任务色彩的大目标,也给了行业进行价格博弈的底气。
下游投资企业不得不花费巨大的精力在与制造业的博弈中争取可以满足收益率要求的组件价格。回溯恩孚商务咨询2012年跟踪数据,当年国内破产和停产的光伏企业超过350家,企业全线亏损,11家在美上市公司负债总额近1500亿元,半数以上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历史已有大量教训,历史也可能重演。在蒋静看来,光伏平价之后,运营端就很难享受超额收益,甚至收益率持续走低,不要指望制造端技术进步或者成本下降会带来投资收益率的提高,组件价格即便从2元/W下降到1.5元/W,也无助于光伏电站收益率的提升,因为其收益率与制造端无关,而是社会宏观收益率决定的。
6月23日,北京新华水力4GW光伏组件和陕煤化工安塞区高桥镇120MW光伏组件开标隆基绿能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一次又一次的创新速度和更具度电成本优势的高效光伏产品引领着行业技术进步,也有效助力了能源低碳转型。
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光照丰富,工业制造业发达,具有发展光伏的产业环境和各项资源。下一站,隆基绿能号将陆续到访福建省福州市、龙岩市和泉州市,持续碳巡中国,敬请期待!。
目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催生的电力新基建浪潮正成为我国经济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手段。隆基绿能中国区总裁刘玉玺致辞隆基绿能中国地区部总裁刘玉玺代表隆基绿能致谢协会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并对各位莅临嘉宾表示衷心欢迎。